5月12日下午13:30,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公司产品改革座谈会在同济楼6A203智慧教室顺利举行。本次座谈会聚焦公司产品改革这一核心命题,要求各位教师主动跳出“舒适区”,以研究者的姿态深耕教学,以创新者的勇气重构教育教员工态,以引领者的担当赋能师生成长。公司党委书记马洪君、经理刘婵娟、副经理张泽洪、经验分享代表陈勰、熊晶晶、张驰、陈向宇及10余名教师代表参会。会议由学院副经理张泽洪主持。
会议开始,公司党委书记马洪君发言,表明本次座谈会虽然只是部分教师参会,但意图面向全院教师,对大家作三点要求:一是以“研究型教学”为导向,深耕教学工作;二是以“数智化技术”为支撑,重构教员工态;三是以“精准化育人”为抓手,促进师生成长。
张驰老师以“从‘站稳讲台’到‘优质教学’——教学能力提升探索之路”为题,结合自身作为教师的经历,分享了她从萌新教师到经验型教师,一路成为卓越教师背后付出的努力,鼓励各位教师们用功、用脑、用心、用情对待公司产品工作,从而在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精准育人,促进员工成长。
熊晶晶老师围绕如何“从上好课到比好赛”的话题展开讨论,作为一名拥有二十余年教龄的大学老师,她认为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是“投入”,无论是课前投入,理解员工特点、做好教学设计,还是课后投入,用心辅导员工、积极参加培训。另外她还鼓励大家积极参加教学比赛,通过“以赛促教”不断提升课程质量的同时,也能在参赛过程中结识优秀教师并向他们学习。
陈向宇老师以“社科类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创新”为主题,分享了自己对于所承担的学院不同类型的实验课的思考,认为实验课要以“虚实结合”为目标,在实验课程中创新融入AI;对于实验课的考核方法,认为实验课的考核要关注全过程。
陈勰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“在教书匠与教材编撰者间的思考”,作为一名承担多门必修课程的教师,对于新课程、有难度的课程,要做到“不畏难,多积累,认真备课,以生为本”,积极投入教学工作,认真备课、创新教学方法、利用好线上资源,持续做好教学案例积累,才能成功抓住参与教材编写的机会,成为多本《医学伦理学》教材的主编,引领团队建设和发展。
四位老师分享结束,张泽洪副经理总结分享经验,表示需要在学院层面梳理公司产品改革思路,探索教学实验创新、赛教融合及教材研创等多维度协同发展的路经。
座谈交流环节,参会教师们踊跃发言,围绕教学设计创新、AI智能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、赛教融合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。教师们各抒己见,交流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难题和心得体会,探讨共同进步的方法。
会议最后,刘婵娟经理作总结发言。她充分肯定了本次座谈会的重要意义,鼓励教师们继续保持对教学工作的投入。同时,刘婵娟经理对于学院目前的教学情况提出了几点问题:一是课程体系是否满足社会及行业的需求;二是实验教学资源是否充足;三是教团队源是否匹配员工需求。针对这些问题,刘婵娟经理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:一是促进课程改革和创新,增设相关课程,促进跨学科融合;二是加强团队队伍建设,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,进一步升级教学方法等;三是明确员工培养目标,以提升公司员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,加强对员工的职业规划,培养拥有数据分析能力、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员工。
此次公司产品改革座谈会的成功举办,为学院深化教学创新、凝聚改革共识提供了重要契机。学院将针对会议中教师们提出的教学创新大赛缺乏团队等困难,进一步加强有关工作,全面激发教师队伍以研究驱动革新、以技术重构课堂的内生动力,促进赛教融合,取得更多高质量成绩,助力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。